7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率教科文卫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市规划局有关负责同志一行十余人到市中心血站调研,听取市中心血站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市卫生局副局长郑修德、医政科科长赵素婷、市中心血站站长赵宁和领导班子成员陪同活动。孙菁一行参观了血液供应科、血液成分制备科、机采室、检验科、质量控制科等关键业务科室的工作运行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市中心血站站长赵宁同志向孙菁一行详细介绍了我站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及工作流程,并对血站在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充足方面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向领导们做了充分的说明。
在机采室,孙菁同志作为第一批捐献机采成分血的献血员,与正在采集成分血的献血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鼓励大家捐献成分血,并为同行人员讲解了捐献成分血的好处。
通过调研,孙菁副主任一行对血液从采集到检验、制备、发放的全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对血站在保障血液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的充分的肯定。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大力督导和支持下,市血站通过实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战略,塑造“厚德至善、敬业笃学”的血站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血站内部文化体系建设、外部公益形象建设,在无偿献血者招募、科研、人才培养、指导全市医疗单位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稳步走上良性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今年6.14献血者日当天,1100人参加了无偿献血并成功采集,创下了历年来6.14无偿献血之最,也创下了6.14采集量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与卫生局、血站的有关负责同志,专门就无偿献血的工作情况和固定献血屋的筹建工作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市卫生局副局长郑修德同志主持,市血站站长赵宁同志做了关于聊城市无偿献血现状和筹建献血屋的工作汇报,赵宁同志在汇报时说,我市目前的无偿献血工作呈现除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去年年底,全年献血人次37979人次,献血量1500万毫升,有效地保证了我市临床血液供应,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血液供应原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自2001年以来,聊城市连续四届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但是,随着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采供血矛盾日益突出,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目前我站街头采血完全依靠流动采血车,由于车内空间有限、温差较大,从而流失了大量的献血员,针对这一问题,我省有条件的地市纷纷增设了献血屋或献血房车,不仅可以提供献血员安全、舒适、安静、便利的献血环境,还可以利用献血屋内的空间进行献血知识的普及,这种献血屋在各地市投放以来,受到献血员的普遍欢迎,献血人群明显增长,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评定标准,没有增设固定献血屋的城市将不再授予“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这将意味着,如果没有固定献血屋,我们将失去这个蝉联了四年的称号,综上所述,固定献血屋的筹建与否,是一项制约我市无偿献血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一件厄待解决的事情。孙菁同志听完汇报后表示,近几年,市血站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令人瞩目。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医疗用血的不断增加,筹建街头献血屋迫在眉睫,她希望与会的各部门能够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尽快建起聊城市的第一个献血屋,为广大的无偿献血者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献血环境。与会人员纷纷对血站筹建献血屋表示支持,并提出了初步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教科文卫主任委员时书东说,随着无偿献血人群的增多,为了保障医疗用血的及时和安全,筹建献血屋是十分必要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杜泽华表示,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将有重点地对无偿献血进行公益宣传,各大媒体要对无偿献血进行重点频繁的报道,引导人们积极正确的献血观念,努力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同行的市规划局副局长潘胜军则表示,对于聊城血站以流动献血房车方式筹建献血屋的计划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意血站在繁华地段设置献血房车,并原则同意在市规划局的远期规划中选择人群密集地段作为血站献血房车的停放地点。
本次调研中,各位与会人员对于聊城血站筹建献血屋的计划表示赞同并达成一致意见,相信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谋划,聊城市第一个献血屋将会尽快落成,使广大献血者的献血环境更加舒适,使聊城市血站“一切为了献血者,便民利民”的工作目标得以尽快落实。(张文娟/摄影报道)
市人大副主任孙菁(左一)一行在血库调研,市血站站长赵宁(左二)在向调研组介绍血液储存情况
孙菁同志与机采成分献血员亲切交谈
孙菁同志勉励大家积极捐献成分血
孙菁同志在赵宁同志陪同下调研业务科室
座谈会现场
孙菁同志在座谈会上讲话
赵宁同志做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