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献血科普 > 正文

科普来了!沉迷游戏是种病,得治!此篇文章值得看!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17 【字体:

您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手机游戏不离手、上网就奔游戏走、断电断网不管用、一天不玩脾气臭。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游戏障碍核心信息》宣传漫画,原来,游戏障碍是种疾病,一起来看看怎么事。








编辑看法

游戏,曾经是健康向上的项目,是快乐成长的标志






它丰富了童年的时光,它承载着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三五小伙伴一起游戏,欢声笑语酣畅淋漓,

它的意义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这么简单

它更是伙伴关系建立、人与人如何相处的最初教育。


曾几何时,在城市丛林的缝隙里,

再也见不到玩得热火朝天的小伙伴们,

他们将游戏的阵地转移到了手机上、电脑里。

那一方世界,瞬间便可呼啸天地、幻化成仙,

于是杀伐决断、腾挪飞驰、无所不能!

但是,虚幻终究无法取代现实,

与现实相比,虚幻的世界更加令他们感到

获得感和满足感。

于是,他们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2018年4月,《法制晚报》曾刊登一篇新闻报道,北京的张律师接到法律求助电话,一位李姓男子向律师哭诉,八年前,李某的儿子接触了一款名为“地下城与勇士”的网络游戏,从此便沉溺其中,以至于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厌学、逃课、打架甚至对父母进行殴打,经过一次次转学,最终被学校开除,这个男孩的人生彻底被游戏毁掉了。

而张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从2018年3月中旬决定为“被网络游戏侵害的未成年人讨个说法”起,一个月的时间内,她已经接到了上百个电话,每一个电话讲述的都是孩子因为打游戏不学习、乱花钱,甚至把规劝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当作仇人等。

玩游戏玩到六亲不认、精神失常,玩到人生被毁掉,在痛心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2019年2月,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关于“家长怒斥游戏群”的微博,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沉迷网络游戏,究竟谁之过?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沉迷网络游戏各方都有责任。

责任一:网络游戏开发商

“缺乏文化内涵”是如今大多数网络游戏的重大缺陷。这些游戏基本上都缺乏完整的世界观,同时缺乏正确的引导,一些游戏中所设置的角色大都以“攻击、战斗”等为主,对于思想体系建立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会造成其心理与人格的不健康发展。

很多游戏设置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一再爆出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新闻,说明这一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而众多需要大量充值才能进行的游戏,对于没有收入的青少年来说,也是诱导其犯罪的因素之一。

责任二:家庭教育

沉迷网络游戏,不仅是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很多成年人也沉溺其中。

当家长回家后无所事事抱着手机玩游戏,孩子当然会耳濡目染。

所以,在责备孩子不学习玩游戏的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其次,家长只顾忙碌工作而忽略了亲子互动和陪伴,也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三:社会责任

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在经济发展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越来越多由游戏产业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严守社会责任感”是对社会和游戏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9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指出:“同学们都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都要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求知境界上越来越高;都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他希望同学们敞开胸怀拥抱自然,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笔者认为,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关部门应当提高对游戏的准入门槛,健全法律法规,对含有暴力、色情、赌博的游戏应予以严厉打击,进一步完善健全“防沉迷系统”,各游戏企业也应当加强自我约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多开发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强化行业自律。

2018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腾讯集团党委书记郭凯天曾说:“游戏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这要求我们保有一份敬畏心,从坚守文化使命、把未成年保护的责任内化成业务发展的价值理念等角度来看待游戏的发展,这对游戏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游戏不再成为荼毒青少年的“精神鸦片”,而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起到“民族传承、沟通世界”作用的靓丽名片。

《游戏障碍核心信息》来源: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

《编辑看法》撰稿:张文娟

 文章内插图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1 聊城市中心血站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山路75号
电话:0635—8516869(工作日) 血站热线:0635—8512907(工作日) 质量投诉热线:0635—8513308(工作日)
鲁ICP备2021043425号-1